作者 徐 洪
筆者愛好集郵,經常通過拍賣會競購心儀的郵品。無論現場還是網拍,只要你買了,貴了賤了你都得認可,報價就得遵規守信,誰讓你舉牌了呢。有趣的是我于2020年6月,在“趙涌在線”卻以1元底價中標了一次,結果傭金和物流反倒多支出了30多元!
拍品是一枚舊票(圖一),這是中國人民郵政1954年4月16日,發行的普7“天安門圖案(第六版)”普通郵票中的一枚。該套郵票共8枚同圖,唯刷色面值各不相同。該票為橘紅色800元舊幣面值,為當時的平信郵資。此乃普通郵票中的極普通品,無論新舊票均無多大收藏價值。而且非研究撫順歷史者,對其上的郵戳也自然不感興趣,故無人競價而為筆者撿漏。當然我所鐘情的是該票上的家鄉郵戳。

?。▓D一)
該票上共蓋有三個郵戳,最清晰的是票的左上角那枚實線郵戳。將郵票調轉后,我們發現這是1954年7月“撫順馬郡鄲”(“鄲”字異體)的銷票日戳,為建國后仍在沿用的日式櫛型郵戳。在其對角另蓋有兩個重合不清的郵戳,其中實線戳與銷票戳當為同一戳,戳的下圓有“后05”字樣,為下午5時寄出。很可能該戳先蓋,因不清晰又在對角又重新加蓋。而重疊其上的那枚深色點線戳上僅一個“京”字可辨,估計為北京或南京的落地戳。
馬郡鄲,又稱馬根丹,初唐時稱“寒江城”,現遼寧撫順縣救兵鎮馬郡村。這個奇怪的地名卻有很多故事。坊間傳說在很早以前,因有馬姓郡主在此封地而得名。另傳,當年薛丁山征東與樊梨花喜結連理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塊土地上。后來唐滅高句麗后,由尉遲敬德監工在馬郡鄲南山上還修建了一所朝陽寺,用來安撫陣亡將士的亡靈?,F這座千年古寺早已無蹤,但考古發掘的香爐、銅錢、磚石等古物尚存。今有人研究“馬郡鄲”滿語意為“英雄之地”,蒙語為“有肉也”,但都無關緊要了。其寫法叫法也有多種,如馬根單、馬根丹、馬根鄲、馬郡丹、馬郡單、馬哈單等等。
到了明代,為軍事防御的需要,從山海關向東北修筑了一系列城堡墩臺,一般是30里建一城。城間又擇要地約5里設一堡、10里修墩臺等,穿連成工程浩大的“明長城”。明長城在撫順境內有撫順城、會安堡、東洲堡、馬郡鄲堡、散羊峪堡,以及百余座墩臺等,全長110多公里。
馬郡鄲堡既是歷史名城,也是遼東重鎮。據史料記載,明代由遼東副總兵韓斌,于成化四年(1468)主持修建。位于東洲堡(今大東洲)和散羊峪堡(今山龍峪)之間。北距撫順城70里,南行90里達本溪清河城。形成烽燧相望,遠近應援的百余里戍邊屏障。此堡初歸遼陽直接管轄,駐兵484人;后于明嘉靖四十四年歸清河城轄,駐兵增至513人。
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后金稱汗。兩年后,即天命三年(1618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師伐明。首戰撫順時就把東洲堡和馬郡鄲堡作為主要目標。4月14日,努爾哈赤親率右四旗主力直取撫順城。大貝勒代善率左四旗6000精兵,奔襲東州堡和馬郡鄲堡。盡管馬郡鄲城守李大成率兵頑強抵抗,但終寡不敵眾,死傷大部。城破后帶傷的他與百余俘兵,同戰利品一道,被押往后金赫圖阿拉。臨走前將城墻拆毀。從此馬郡鄲堡成為后金的腹地,失去了原來戍邊作用;城池也逐漸荒廢。
這個馬郡鄲城堡位于東洲河谷(馬郡河)西側,是群山環抱的一塊平地。古城堡西側河邊是撫順與本溪間的必經之路。在西側現代的石門公路開通之前,一直為踞城扼守南北交通的要塞,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D二)
原馬根丹古城分為南北兩個城池(圖二),北城稍大圍墻2里多,后挨建的南城略小?,F仍有城垣遺址可辨(圖三)?!拔母铩睍r期村內有幾株蒼老的古松,據說就生長在原南城之內。村中還有一口千斤重的大銅鐘,乃光緒廿二年(1896年)為復修城南朝陽寺所鑄。如今這口已130歲高齡的大鐘,已成為馬郡的鎮村之寶。

?。▓D三)
到了腐敗軟弱的清王朝晚期,大鼻子和小鬼子覬覦中國東北富饒的資源,在沈撫大地上瘋狂廝殺。俄國出于戰略需要,修建了一條從撫順城經大東洲、馬郡鄲至山龍峪的輕便鐵路(圖四)。并將馬郡鄲作為俄軍的一個重要兵站,儲備了大量的武器彈藥與兵馬糧草。用來抵御從本溪方向北上的日軍。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決定“日俄戰爭”命運的罕有大戰——“奉天會戰”打響。撫順作為重要戰場之一,雙方在此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D四)
1905年2月28日,由清河城北上的日軍鴨綠江11師團,進入撫順境占領了五百牛錄堡子(今五牛村)。他們搶占北山修筑工事后,開始進攻北面的救兵臺和馬郡鄲。俄軍則憑借有利地形與充足的武備,進行頑強的抵抗。期間雙方都調來了援兵,一直大戰了一周多,日俄傷亡都很嚴重。3月7日俄軍不支戰敗,殘兵放火燒掉了囤積在馬郡鄲的糧草物資,然后向撫順城方向潰逃。日軍則乘勝追擊,于翌日拿下東州堡、9日逼近渾河邊、10日攻克撫順城,從此撫順淪陷在日寇鐵蹄下長達40年之久。
十年后的1916年,霸占了撫順的日本人,在五牛村北山原日軍陣地處,修立了一塊“奉天會戰鴨綠江軍戰跡碑”,以之紀念?,F該碑仍猶存,作為日本侵華的罪證,被定為市級文保單位。
而令人迷惑的是本文開篇提到的那枚1954年的“撫順馬郡鄲”郵政日戳。首先肯定地說,郵票沒問題,是該票發行后3個月后貼用例;戳也對,為全國統一啟用“五七式”郵戳之前,東北地區沿用的日式郵戳。但能使用郵政日戳的起碼應該是郵政局或所,而馬郡鄲僅為一個村,根本不可能設郵政局。從清、民至新中國成立,撫順一直為二等郵局,受轄于省城總局。同時在各縣區設分局、各鄉鎮下設郵政所,并刻制帶各自地名的郵政日戳,經營辦理各種郵政業務。馬郡村雖然是較大的村,但并非鄉鎮機關所在地,設所刻戳的可能性不大??涩F在戳跡實物就擺在面前,卻未查到建國初期在該村設郵政所的檔案,令人疑惑不解。
或因1940年偽撫順縣公署曾在馬郡村設過第五區公所,并配備了郵政所,致使解放初沿用了下來。但1950年代撫順縣行政區劃變動頻繁,郵政所是否也在隨之變化?囿于案頭資料,期待知情者考證、指點迷津。
圖五是1990年4月7日寄自救兵鄉馬郡村的實寄封,銷票郵政日戳上的地址為“遼寧撫順/救兵(支)”。
?。▓D五)

還有,馬郡村與故鄉關門村有一山兩溝之隔,小時候曾跟隨大人翻山越嶺走過親戚。記憶猶新的是在殘存城墻的根基上,翻磚頭捉過蛐蛐、找過“大錢”和撿過白灰塊當石筆玩。轉眼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了。
如此說來,這個馬郡鄲,還真的不簡單。2008年被列入省“文?!泵麊?,票上的郵戳亦為迄今僅見,還有哪些故事有待我們去挖掘、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