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有料 博觀拍賣
奧巖寄語
劉東大師成名已久,正值壯年,風格與技法都趨于成熟,但仍然保持著對材料的敬畏,對思想的洗滌以及對藝術的追求?!敖痫L玉露一相逢”,一顆初心邂逅了罕見材料,精品的誕生便勝卻無數。
《佛陀圣跡》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極具創作風格的優秀大型翡翠插屏類藝術品。這不僅僅是創作者對自己半生歷程的“交代”,更是一件傾注了對自身、對行業、對藝術的責任感的里程碑式作品。
欣賞全部《佛陀圣跡》

《佛陀聖跡》追憶錄
文 / 劉東
大概是過去世結下無數的善緣才能今生與佛求得此緣吧。生生世世也許再難有……

記得癸巳春月一天,“枕石”迎來一李姓菩薩,(擁軍先生)相貌不凡,談吐如罄。"劉兄,我有幾片翡翠,一直放著。四年多了未敢光亂動,也誠請玉雕界諸位大神設計,但都未能如意。今日看了劉兄作品,我決定交與您,勞您費心費神費力…… "。幾十年來我聽此類言語頗多,真假難斷,故此并未放于心上……

沒想一周未過,李君夫婦再度來訪。那天是農歷三月初一,天清日朗,寒暄過后夫婦倆留下了四片層層重重包裹的翡翠。

三十多年來我觀玉無數,但當我見到這四片原料的剎那,內心之感毫不亞于亨利穆奧發現了吳哥窟,常書鴻看到敦煌藝術,徐悲鴻遇上了《八十七神仙卷》。


我欣喜若狂,如獲至寶般將原料移入臥室,并買了六盞不同性質的臺燈晝夜不息。神物在光下幻化出“哈勃”所不及的宇觀世界,面對這神光異彩我似乎成了現實狂人。屈子的《九歌》、曹植的《洛神賦》、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諸子百家,林林種種如泉水般在我腦中一一顯現,但都和不上這四片翡翠的氣象。

糾結中一場幻夢不約而至,引得我重返大足云岡、合掌法門普陀、仗步五臺峨眉……行至敦煌,我為釋迦的一生及歷代藝工的誠心而感動,一路隨緣,訪高僧、拜大德。不停記錄,拍照,描畫……只為一洗塵心。思潮狂涌,使命感油然而生。

也許佛陀給了我無量之加持,畫起稿來如入妙境直至忘我,不但廢寢忘食朝思暮想而且漸入佳境不可自拔。一幅又一幅,一改再一改,返返復復。伴隨經律論之佛堂音樂,和著沉香之曼妙,畫筆所至龍蛇游走,最終呈現出與神玉相融的極美畫卷。三個多月,一百余幅的畫稿,三年多的精雕細琢……神情愉悅,身心吉祥的回到了當下。

現實中的一切仿佛都不一樣了,眼前的萬物似乎都在沖著我微笑,接下來的人生我己然明了,用三十八個月來打開一扇門,我知道自己將走向何方。永世將感恩的是——佛陀的指引。
——枕石沐手銘心
2017年8月8日

藝術家簡介

劉東,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當代玉雕藝術家,現為中國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珠寶首飾行業協會理事,福建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理事,集天工獎、百花獎、神工獎等眾多獎項的金獎得主。從事玉石雕刻藝術創作近三十年,其作品極具思想內涵與哲學深意,對東西方的人文思想及歷史文化的研讀深得正悟,集詩書畫篆等藝術的精髓和嫻熟的技法相融合。多次應邀赴海外舉辦個人作品展,作品多入選海內外博物館收藏。近年來國內主流媒體競相關注、采訪及專題播報。個人專著有《枕石悟語》、《劉東雕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