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北京七彩云南在其月壇旗艦店舉辦了主題為“雙聯合璧,玉潤今生”的新品發布會,發布會由新銳主持人艾珂擔綱主持,并邀請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珠寶學院院長郭穎出席活動。


弘揚傳統玉文化 引領國潮新風尚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從開天辟地、女媧與伏羲的傳說、到紅山文化的雙聯璧,玉器不僅書寫著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更是歷史長河中,伴隨著中華民族情感故事的熠熠星光。

合璧鐲正是在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精神指引下應運而生的。發布會上七彩云南設計總監陳瑾介紹到合璧鐲的設計誕生之路,她說七彩云南合璧鐲有三大特點:

鐲型獨特 極致舒適
合璧鐲選用聯璧經典的內外弧打磨造型,周體內外三維度圓潤,并用黃金分割數據算出內外弧的最佳弧度比例,外弧飽滿,內弧微凸,不僅利于摘戴,更讓佩戴時手腕感受到最親和柔軟的玉質溫潤,象征三世情緣,雙聯璧和。

選料考究 工藝精湛
合璧鐲選用上等和田玉磨制而成,為了將手鐲內外弧做到完美渾厚,端莊俊雅,特別甄選無紋無裂大片原料,初切料時至少達到16毫米的厚度,在不惜減小鐲心的情況下,根據圈口大小磨制最佳比例,最終手鐲寬度都在13.5毫米,厚度在9.8毫米以上,實現360度圓潤大氣的視覺和觸感。

古法錯金 非遺傳承
金銀錯工藝是中國古代傳統金屬細工裝飾技法之一。最早始見于商周時代的青銅器,《說文解字》解釋:“錯,金涂也,從金昔聲”。清代杰出的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注釋說:“錯,俗作涂,又作措,謂以金措其上也”。金銀錯工藝在玉器行業俗稱“壓絲工藝”,多見于清代乾隆年間。清代乾隆年間的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便是由痕都斯坦進貢清廷的玉器。

合璧鐲將七彩云南祥云logo采用古法錯金工藝錯于手鐲內弧。這需在玉石表面8mm的范圍內精刻“八”字槽,然后將黃金充分填充,再用厝石磨錯,使金絲與玉石表面自然平滑,以求嚴絲合縫,玉石的溫潤和黃金的華美相映生輝,絢麗多彩。

金玉良緣,琴瑟和鳴——合璧鐲名稱的來歷
“天圓地方,陰陽調和,雙聯合璧,萬物生長?!敝袊刭|大學(北京)珠寶學院院長郭穎為我們講解合璧鐲的背景文化與歷史淵源以及它的名稱來歷?!拌涤嘘庩?,外圈的弧度大,為天。內側的弧度小,為地。陰陽相和,天地同在。合璧鐲是一個整體,完美無瑕,形制獨特。金代表男人,玉代表女人,金與玉就代表了金玉良緣,琴瑟和鳴。

《詩經》中,以玉表達愛情,以玉歌頌婚姻。玉鐲起源于禮器,歷史悠久,也是從古至今兩情相悅的信物。七彩云南結合漢服文化為在場嘉賓再現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重現古時美玉光輝。

最后,北京七彩云南商貿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大鵬發表講話:“手鐲是全世界各國人民都喜歡的珠寶形式,在早期西亞發展出來的兩河文明的文物古跡中也出現過大量手鐲的雛形。而在華夏文明的東方,手鐲也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就挖掘出了很多玉質手鐲。古代的手鐲既是男人財富的象征,也是女性的最重要的美麗的飾品。如今手鐲已成為女性最鐘愛的珠寶首選。七彩云南一直努力傳播玉文化、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在今后的道路上我們要不斷實踐發展民族文化,不斷的推陳出新,為中國玉文化的傳播添磚加瓦,為中國寶玉石行業發展貢獻更多的原創力量?!?/p>

北京七彩云南作為傳統玉文化的傳播者,是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翡翠標準制定委員會的副主任單位,于2004年被云南省商務廳評為“云南翡翠第一家”。北京七彩云南堅持弘揚傳統文化,以翡翠玉石為載體,用創新的理念,用最精湛的工匠技藝,用美的角度,點亮世間每一個愛玉之人的“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