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楠木自古被視為建筑的最佳良材,故宮等雄偉瑰麗的古代建筑大多用其做棟梁之才,是中華文明輝煌大廈的中流砥柱,在中國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亦是制作家具的理想材種,爍爍閃耀的金絲、自然散發出的清香讓人神清怡氣,與其它材種的傳統家具形成了鮮明對比。北京秀木林家具有限公司掌舵人張國良,將用楨楠為我們傳遞出一種傳統文化理念,一種內心感悟,一種質樸心性,一種特有的儒家風范。
“小時候我就很喜歡那些古舊的東西,最開心的事就是跟著大人們去北京琉璃街游逛;后來,又喜歡上了攝影,當時就想,什么時候能將這兩樣合二為一來做呢;十多年前我開始嘗試,現在升級,能不高興嗎!”張國良在親手布置的漢楨新展廳內情不自禁的說道。
人生之妙 夢想不斷
秋高氣爽,2019收獲季節,秀木林全新起航,將展廳由原址遷往北京市大興區地盛北街榮京道京開大廈內。已到耳順之年的張國良結束了云游四方、將國內外山海河川、人文古跡收進相機的逍遙日子,全力注入到傳統家具制作中。
對此,有人不解,傳統家具最好做的時光您四處游歷,現在家具市場環境艱難,您逆風而行,不是給自己添堵嗎?豁達樂觀的張國良微微一笑:“市場本無好壞,關鍵是經營者要怎么做;在我這個年紀,如果還在堅持夢想,并且是與愛好并舉,是件多么奇妙的事情??!”他常常會沉浸在自己的楨楠世界中。

秀木林家具曾在業界做的風生水起,成為金絲楠家具的一個標志性企業;然而在頂峰時期,張國良卻扛起照相機四海云游去了。這一游就是好幾年,驀然回首,他發現自己的內心,一直縈繞著一個聲音:您怎能扛起攝影忘了楨楠?思忖良久,他決定將重心重放回楨楠家具。說干就干,首先要給秀木林一個全新的面貌。
但今時不同往日,雖然對于許多人來說,改變并不新鮮,可在60多歲的年紀,保持一顆初心的確不易。用張國良的話說,就是要圓內心的一個家具“傳承”夢;在他心里,從無開端,他說自己一直都“在路上”:“因為你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是什么,這是最讓人感懷的,就看你有沒有智慧,有沒有能力去應付”。

從小在琉璃廠長大,張國良接觸到的傳統文化門類眾多。他學過繪畫、書法、武術等,尤其對攝影情有獨鐘,是個專業攝影師。在外人眼中這些看似枯燥的項目,被他“玩”的風生水起。這源于他喜歡旅游的緣故,各地的名山大川在他的鏡頭中奇妙無比,很多攝影作品因此得了不少專業獎項,他就此成為了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藝術攝影協會會員。
漢楨楨楠 終生結緣
“我們年輕的時候,不像現在的年輕人有那么多的機會。那時候進一個單位,就要一輩子干到底?!敝v到為什么棄“金飯碗”而選擇做金絲楠家具的原因時,張國良不無幽默:“我獨愛楠木,受皇城根文化潛移默化的因素居多;紅木雖好但大多是外來材種,而楠木是中國獨有,本身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遂哲學思想,我一定要研究她,‘愛上她’是大前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20多年前,不少地方掀起了拆舊房蓋新房的熱潮,尤其在四川雅安、三峽庫區等地,張國良有幸接觸到了心儀已久的楨楠老料,便毫不猶豫放下了原來做的紅紅火火的紅木家具,一頭扎進楨楠的世界中,不僅在現實中活學活用,還在書籍史料中,專心研究起了楨楠及金絲楠器物。沉浸在其中的他,甚至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抬頭只望楨楠的地步。
“楨楠如中國之儒學,具有雖死猶生的品質,被砍伐后樹木會繼續‘生長、成熟’,像陳年美酒,歷久而彌香?!睆垏加懈卸l。他眼中的金絲楠家具幻美絕倫,她的木性之美令人驚嘆,同時也詮釋了中國人文之美。如此之“癡”,所打造出的家具自然與眾不同、宛若天工。由龍順成老師傅繪圖監制,秀木林楨楠家具的“高顏值”令人目眩神迷,一塊塊精致如畫的面板,嵌于精工巧制的器具中,讓人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撫摸,若輕動指尖,清波漣漪旋即“蕩漾”開來,“愛不釋手”大約就源于此吧。對楠迷來說,像有一股魔力,在感同身受中才能體會楨楠帶來的溫馨與愜意。

因為摯愛,張國良賦予了楨楠無限的生命力,他將自己的品牌名注冊為“漢楨”,其中的真摯顯而易見。他說:“將古典家具之美傳承,將楨楠之美展現,就是對中國傳統家具文化的最大傳播和尊重!” 對于楨楠家具的未來,張國良信心滿滿;他希望藉“漢楨”結緣更多楨楠達人、古典家具愛好者,在中國傳統家具的海洋里與朋友們共同暢游,一起品味各種門類的傳統文化之美!
“我覺得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匆忙行走,而在楨楠的世界里,你可以停下腳步,享受悠長與回味的時光?!迸f夢重溫,張國良找回了很多內心的感動!
“今生與楨楠結緣,真好!”人生耳順,依然精彩!
文/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