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幅名畫,拆分成數萬份,以份額方式賣出,就像炒股票一樣,藝術品投資特有的神秘氣息撩撥著眾多投資者的心弦。雖然份額化的藝術品交易多年以前已被明令禁止,但是在高收益的誘惑下,仍有很多投資者想要賭一把。業內人士提醒,藝術品“拆零散賣”風險高,投資尤需謹慎。
案例
藝術品交易平臺被取締
據媒體報道,今年7月份,溫州市一家名為“書畫寶”的藝術品交易平臺被取締,公司法定代表人等6人被公安機關抓獲。此前,這家“書畫寶”平臺憑借著號稱40天200%的超高收益,得到了許多投資者的關注。
“書畫寶”是一個書畫藝術品線上流通平臺,上線時間是2016年9月份。平臺所屬的溫州甌派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
“書畫寶”平臺的運作和股票市場類似,經營的產品叫作藝術資產包,每個藝術資產包由若干藝術家的書畫作品組成,按作品面積分成一定數量的份額,每平方尺為一份。交易環節實行掛牌交易,有了對手盤就能轉讓,投資者通過賺取差價獲利。平臺宣稱,投資者也可以實物交割,買了多少平方尺就可以兌換成相應的作品。另外,在資金管理上,“書畫寶”采取先充值后交易的方法,投資者須先注冊并實名認證,再將資金通過支付寶充值到公司賬戶后才能交易。
但是,今年6月份,“書畫寶”的許多投資者遇到了賬戶資金取出受阻的問題,之后平臺被舉報,警方介入調查。經調查取證,有關部門初步認定“書畫寶”平臺涉嫌藝術品份額化拆分交易、非法集資和其他違規經營問題。
據了解,直到今年6月,在“書畫寶”平臺注冊并充值交易的投資者已有2萬余人,總投資資金高達4億多元。目前仍有不少投資者的資金無法退出。
分析
份額化為騙局制造便利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其實這種份額化的藝術品交易并不新鮮,多年以前就被明令禁止了。從2010年開始,全國多地的文化產權交易所嘗試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模式,做局、退市難等亂象叢生。2012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文件明確禁止了藝術品份額化交易。2016年1月開始實施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同樣指出,藝術品經營單位不得以集資為目的或以非法傳銷為手段進行經營,未經批準,不得將藝術品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以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
業內人士表示,藝術品份額化為騙局制造了便利,騙子們操縱市場、炒作藝術品更容易了。有“書畫寶”投資者在平臺上線初期,每次有藝術資產包放出來就會被搶購一空,而且價格只漲不跌。這種熱烈交易的場面正是疑似做局的表現。在違規交易平臺里,騙子可以自己掌握交易系統,自己開盤,自己入倉,自己拉漲停,拉到一定價位再對投資者們放量,風險非常大。
提醒
藝術品投資尤需謹慎
業內人士表示,比起股票市場,藝術品市場的規模要小得多,也沒有統一權威的交易市場。一件藝術品是一個非標準化的整體實物,強行拆分成許多份額后,單個投資者很難分割退出。但是,份額化卻對某些投資者有強烈的吸引力,因為份額化降低了藝術品投資的門檻,讓普羅大眾者能夠參與到藝術品投資中。
份額化交易讓很多不了解藝術品的投資者吃了虧,交易過程中不見實物,投資者連自己買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實際上,藝術品投資是一種頗為高端的投資方式,購買價值有保證的藝術精品需要有專業的眼光、較強的資金實力,投資尤需謹慎。
?。◤堺惽?nbsp; 王宗)
來源:番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