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57nf3"></delect>

      <em id="57nf3"><mark id="57nf3"><font id="57nf3"></font></mark></em>

      <span id="57nf3"><video id="57nf3"></video></span>

            視覺秩序不定式:王芃森作品展在范ER藝術空間開幕

            2022年09月20日 17:5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間 分享 添加喜愛

              2022年8月27日,“破界:視覺秩序不定式——王芃森作品展”在范ER藝術空間開幕,此次展覽由亞洲藝術雜志執行主編王志剛擔任策展人,呈現了藝術家王芃森近年抽象題材作品的實踐。

              現場合影

              觀展現場

              策展人王志剛講到,王芃森近些年的藝術創作有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一直在突破邊界,嘗試用不同的繪畫材質、語言和風格,推翻一段時期內固定的思維模式和審美慣性,進入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認知過程。在某種程度上看,這個過程中的創作集合,是一組進行中的未完成作品,王芃森不斷地解構和重建視覺秩序,然后又進入下一個不定式的破組環節,以此警惕掉進自我設定的“陷阱”里。

              在展覽現場可以看到,藝術家的創作大多是在招貼海報的基礎之上進行二次創作,對于這種創作方式,王芃森講到,招貼是人為設計的視覺,他在創作時,畫面中的色彩效果追求的是一種偶然的效果,偶然與設計的碰撞是王芃森興趣的地方。

              展覽現場

              2018年之前,王芃森一直從事具象藝術創作,2018年之后,他意識到具象對自己表達的意義開始變小,于是就想要換一種表達的方式,在藝術語言上開始逐漸轉向抽象藝術,因為抽象藝術語言的表達讓其覺得更舒服。

              “我不想用敘事的方式表達敘事本身,并沒有在圖像中加入敘事元素,而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觀念加入畫面之中,與原有的圖像融合,畫面是隨機的,而色彩是協調的?!蓖跗M森說。

              《SHOW》   系列  2007年

              《萬物生長》系列  2017年

              《燃眉》  系列  2012年

              關于王芃森的創作歷程,策展人王志剛給出了更為詳細的解讀,2008年以后,王芃森一改《SHOW》系列作品中的青春現象敘事,創作了《向上爬》《無題》系列等具有象征意味的“青蛙形象”作品,對現實環境和人性進行解剖和思考,這些思考延續到了后面的《半自動》《燃眉》等作品,但此時的繪畫風格已發生了深刻轉變,從色彩絢爛的寫實轉變到畫面暗沉的半寫意。

              《010204-92號》23cmx30cm 紙本亞克力 2020年

              《010204-96號》46cmx30cm 紙本亞克力 2020年

              王芃森努力地在作品中闡述生命、希望和活著的意義,對于他而言,“生命過程的持續就是個人生命歷程的自然體現”,于是他“徹底拋棄了追求某種設定的作品風格和創作主題方向”。因此,我們看到后來的《萬物生長》到《010204》系列作品,又是新的一輪“拋棄”,在“拋棄”中再獲新生,從具象的人性自我審視,到抽象的超驗性關照。

              據悉,此次展覽將展至9月20日。

            掃描關注帶你看展覽

            掃描關注新浪收藏

            標簽: 作品展

            推薦閱讀
            關閉評論
            新聞排行
            高清大圖+ 更多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女人爽
            <delect id="57nf3"></delect>

                <em id="57nf3"><mark id="57nf3"><font id="57nf3"></font></mark></em>

                <span id="57nf3"><video id="57nf3"></video></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