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第一場“最有高度”的中國文化生活方式展演——“云中詩意茶會”暨“致敬中國文化論壇”于全球最高的J酒店上海中心盛大舉行。

本次“致敬中國文化活動”是上海廿一文化成立十周年之際,攜手“大國工匠”文華汝瓷,共同對中國文化的一份禮敬。以一個民間機構十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索,實現一場“高規格”的極致中國美學生活方式。

云中詩意茶會集結了當下極具時代特色的瓷器、茶葉、絲竹,凝結成為一場全新的“中國文化”當代表達,與嘉賓們共同體驗了一場中國文化的“美學之巔”。



第一道云中茶明前獅峰龍井的清香,伴隨著清遠的古琴聲。傳統文化學者劉希彥用古琴曲《陽光三疊》和《鶴鳴九皋》將嘉賓們帶入了清微淡遠的古典時空,演奏出了1000多年前唐詩的意境和2000多年前詩經的意境。


第二道是目前市場上的茶中頂級奢品“2003年孔雀五星普洱茶”,可謂一泡難求。寬綿霸氣的茶湯,伴隨著清亮流暢、婉轉如歌的曲聲。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演出嘉賓、著名古箏表演藝術家常靜為嘉賓們演奏了《春江花月夜》、《如夢令》。前者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千古名篇,后者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名作。她將古人詩詞中的氣韻、情感通過傳統樂器演繹出空靈大氣的意境。


伴隨最后一道普洱中的經典“7581”的醇香,被譽為“江南笛王”的著名笛子演奏家杜如松老師帶來簫曲《蓮臺凝香》和笛曲《鷓鴣飛》?!渡徟_凝香》頌揚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性格,《鷓鴣飛》則是根據李白的《越中覽古》一詩的寓意改編而成。笛簫聲宛如松濤陣陣、萬壑生風,劃破長空,全場仿佛化入了仙境。


隨后的“致敬中國文化論壇”亦是一場深度碰撞和啟發。
活動發起人、廿一文化董事長李威女士說道:“中華?明是引導世?回歸本真的?明。茶、器、絲綢、花道、書畫等都是中國古?對?然的美學崇敬,對生命之初的踐行和探索。中國文化對當代意義是‘回歸’,帶世界回歸,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觀下共同和平成長,真正找到彼此回家的路?!?/p>

傳統文化學者劉希彥老師說道:“詩樂原為一家,古人通過感知大自然的‘樂’來制定節氣和農時,順應天道和吉兇,而我們所崇尚的政治和教化也是在風雅的詩歌中完成的。以詩樂教化人心,以承天以應人,是我們自古以來的傳統。以詩教、樂教,普及世人?!?/p>

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傳承人、中國產學研工匠精神獲獎者嚴蔚冰教授在論壇上指出:“說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不是簡單地拿來講、拿來背誦,而是拿來用的,所謂文化之化是靠人用心來化,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乃中國文化之核心。中國文化的當代表達,最佳的切入點是‘修身、齊家’,修身和齊家就是家教,家教是中國人永恒的話題?!?/p>

大國工匠、汝官瓷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汝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文立先生在論壇上分享了他20余年來,如何讓斷代800年的汝瓷天青色回到現實的探索,重現了中國陶瓷的巔峰之美。

文華汝瓷的創始人、陶瓷藝術家朱宇華女士說道,天青色是中國傳統審美的最高境界。天青即為天之本色,同時亦代表萬物生發之意,被賦予了三重美學意蘊: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

致敬中國文化并非為了回到過去,在上海這座東西方文明匯聚的城市之巔,廿一文化與文華汝瓷以這樣一場充滿“詩意美學”的音樂茶會以及“中國文化論壇”,讓身臨現場的參與者們深切地感知到中國文化的審美高度、精神深度以及長久不衰的生命力。

國家崛起、文化復興,最終讓每一個人回歸本真、提升生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必然使命。而致力于將中國文化精髓深深植根于每一個個體的生命,也是廿一文化希望給這個時代的“美好”注解。
廿一文化第一個十年,最大的使命是在中國文化的領域里溯源,探索并實踐;下一個十年,廿一文化的目標是致力于時代所需要的“中國文化當代表達”。廿一文化愿意不斷分享這十年來在中國文化傳播上的經驗和資源,誠邀各方有識之士、志同道合的伙伴攜手未來,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