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展時間
瓷器工藝品
8月6日至7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賣時間
瓷器工藝品
8月9日(星期二)下午3:30
地點
北京昆侖飯店
北京市朝陽區新源南路2號
清代制瓷工藝高超,不僅胎釉品質優異,且追求新穎設計,其中象生瓷納須彌于芥子,可謂獨領風騷,展現了當時景德鎮能工巧匠不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無所不能的塑形技巧,令人大開眼界。

Lot 838 清雍正/乾隆 素三彩海水石榴洗
尺寸:23.5×14.3×12.6cm。 Long×Wide×High
筆洗隨形,外沿作翻涌海浪式,平底留有支燒痕跡,洗身施孔雀藍釉。石榴樹主干歷經風霜,已枯朽中空,宛若盆景中的舍利神跡,施茄皮紫釉,樹枝橫向延伸交錯,葉片綠意盎然,石榴綴滿枝頭,與主干的滄桑斑駁形成鮮明對比,予人“病樹前頭萬木春”之感。拍品制作工藝復雜,集雕塑、彩繪于一身,細節刻畫栩栩如生,技藝精湛,堪稱清代象生雕瓷的最高等級制品,保存至今,極為不易。
拍品施藝鬼斧神工,孔雀藍、茄皮紫釉色時代特征鮮明,是雍正乾隆時期象生瓷精品,展現了當時景德鎮能工巧匠不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無所不能的塑形技巧,令人大開眼界。

局部圖

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清十八世紀乾隆款胭脂紅地粉彩石榴塑海棠瓶

Lot 820 清中期 粉彩靈芝丹鳳瓷塑
尺寸:56.5cm。 High

另面圖
瓷塑鳳凰回首,單腿立于奇石之上,其形象與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刮絨山水冊中鳳凰相近,頸部、后背羽毛濃密而分明,富有立體感,尾羽自然下垂。所施粉彩顏色豐富,紫色、粉色、藍色以及深淺不一的綠色,艷而不俗,氣息富麗華貴,是清中期陳設瓷之精品。
動物造型的瓷塑歷來備受青睞,但因其燒成難度大,故存世不為多見。乾隆七年時曾傳旨要求唐英燒造瓷鶴、瓷鹿,唐英在燒成瓷鹿后寫詩慶賀,足見其制作之難。慈禧太后亦曾下令燒造仙鶴、梅鹿,然歷盡艱辛仍未燒成,最終在光緒元年四月由江西巡撫奏請停燒。

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刮絨山水冊》第十一開局部


Lot 867 清康熙 素三彩荷塘飛禽執壺
尺寸:20×10×15cm。 Long×Wide×High
以植物為形制作器物,于康熙時期頗為流行,其中以荷花、荷葉題材最為常見,如故宮博物院藏品清康熙孔雀綠釉荷葉洗、畫琺瑯荷花式水丞等,為后來乾隆時期象生瓷的大放異彩奠定了基礎。
執壺紋飾復雜,以碩大的荷葉為地,把、流恰似莖稈;再精心雕刻荷葉翻轉層疊,葉脈清晰,盛開的蓮花與水蓼相伴,葦鶯飛舞,構成一幅荷塘清趣圖;壺蓋則擬蓮蓬形態。紋飾雕刻精工,層次分明,荷花花瓣立體感強,釉彩以深淺不一的綠色為基調,清新可人。整器設計巧妙,匠心獨運,是康熙時期象生瓷之佳作。

局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