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勤:當前市場需對癥下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0日 11:27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微博

⊙記者 邱家和
中國嘉德(微博)的春拍被視為中國春拍的風向標。中國嘉德董事副總裁寇勤(微博)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春拍藝術市場面臨調整,大家格外關注。他強調,外界對拍賣行業以及拍賣公司的認識存在誤區。
藝術市場核心層在變
2013年,中國嘉德將迎來20周年紀念,而作為一路走過來的嘉德創辦元老,寇勤認為,市場對拍賣業的影響力、話語權,給予了過多的期待。在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歷程中,藝術品拍賣還是一個小行業。近20年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了藝術市場結構性的變化:收藏的理念變了,收藏家也變了,不再是剛開始的小圈子,尤其是最近三五年,藝術品作為最佳投資領域的理論成為主流,市場有了許多新面孔、新機構,其核心層發生了變化。趨利原則吸引了各路人馬、各色資金,藝術品價格快速增長,使市場進入一個階段性的高位,而參與各方也把短期獲利看得更重要。對此大眾媒體出現了“泡沫論”。其實圈外人看不懂,圈內人是清楚的,藝術品確實帶來投資獲利。
對于當前藝術市場盛極而衰所帶來的行情調整,他指出,拍賣行只能順應社會的大勢。有人說,拍賣公司去年春拍可以減少拍品數量、調整估價嗎?他認為,說實話那時候已經調整不下去了,主要是因為來自市場的強烈期待,而拍賣估價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但拍賣公司也無法說服賣家。近10年是中國藝術市場發展的一個特殊時期,這個變化和發展形態很少有,獲利期望不比股票市場差,許多人都想搶在這個時點與價位出貨,因此不是拍賣公司能調整的。
拍賣行可主導游戲規則
說到拍賣公司在拍賣中的地位,他認為在買家、賣家與拍賣公司這三方關系中,人們過于關注拍賣公司,高估了它影響買賣雙方的力量。比如在被人詬病的“拍假”上,拍賣公司能做的很有限。拍賣法的瑕疵條款引發爭議但絕非“漏洞”,藝術品鑒定的最大難點,反映了藝術品最本質的個性特色與標準化的沖突,這決定了藝術品鑒定是經驗式的感受,主觀色彩極強烈。這是中國文物藝術品鑒定幾百年上千年的問題。要限制贗品,靠的是公開交易,借助眾多眼睛把關、眾多信息的總匯,還有大家的競價交易,最公平。好的規范的拍賣市場必不可少。因此,各種規律決定了“拍假”不會停止,這個矛盾目前還解決不了。
但是,他強調拍賣公司可以制定游戲規則,杜絕“假拍”。他提出,拍賣公司應該扮演什么角色:拍賣公司能否買賣?如何保持立場中立?中國嘉德的自我提示是強調中介服務:只賺應該賺的錢。近20年來建立的口碑,就是認真執行這個規則的結果。與此相對應,他指出新老買家對拍賣場上的法律責任卻不了解,其實在拍賣現場競買人與拍賣師的關系,如出價、舉牌、落槌等拍賣行為,就等于建立了合同關系。他指出,有人稱收藏投資藝術品是“玩”,與做投資、做實業抱著不同的心態。因此中國嘉德在今年春拍前推出“注冊客戶”計劃,提高高額拍品的保證金。這樣的風險管控,不僅是防范拍賣公司的風險,也是防范委托人的風險,還有依法獲得競買權的買家的風險。拍賣業已經達成共識,對少數人惡意拖款,無故拒付,大家都表示要共同抵制。
他認為,當前的藝術市場總體健康但局部有“炎癥”,需要對癥下藥。去年秋天“做了一個體檢”,而且是全方位的。從這次春拍的結果看,這個狀態也許會維持一兩年,市場行情也許會下調,也許過了5年還是上行的,這個還難以預料。